慢支固本颗粒
【药名】慢支固本颗粒
【性状】本品为灰黄色或黄棕色的颗粒;气微香,味微甘、辛。
【功效与主治】补肺健脾,固表和血。用于慢性支气管炎非急性发作期之肺气虚、肺脾气虚证,症见乏力自汗、恶风寒、咳嗽、咳痰、易感冒、食欲不振等。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每次10g,每日2次。
【剂型与规格】颗粒,每袋10g。
【注意事项】本品重在固本扶正,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或咳喘较重者不适用。

热门推荐
-
小儿喜食糖浆
【药名】小儿喜食糖浆 【药方组成】六神曲(炒)、枳壳(炒)、白术(炒)、山楂、稻芽(炒)、麦芽(炒)。 【性状】糖浆为棕褐色的黏稠液体;味甜、微苦。片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褐色;味甜、微酸苦。 【功效与主治】健脾,消食,化积。用于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用法与用量】糖浆,口服,1~5岁每次3~5ml,5岁以上每次10~15 ml,1周岁以内酌减,每日3次;片剂,口 […]
-
冰珍去翳滴眼液
【药名】冰珍去翳滴眼液 【药方组成】珍珠层粉水解液、冰片、葡萄糖酸锌、β-胡萝卜素、维生素E。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澄明液体,具有冰珠香气。 【功效与主治】去翳明目。用于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 【用法与用量】滴于眼睑内,每次1~2滴,每日3~4次,滴眼后闭目2~3分钟。 【剂型与规格】滴眼液,每支10ml。 【注意事项】 1、眼部有创伤及溃疡者禁用。 2、本品为外用滴眼药,禁止内服。 3 […]
-
脉络宁口服液
【药名】脉络宁口服液 【药方组成】牛膝、玄参、石斛、金银花。 【药理作用与现代研究】本品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及抗凝血、溶血栓等作用。临床上治疗周围血管、脑血管闭塞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澄清液体;味苦、微甜。 【功效与主治】清热养阴,活血祛瘀。用于Ⅰ、Ⅱ期动脉硬化闭塞症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肢体皮肤发凉、酸胀、麻木、烧灼感、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急性和亚急性期下肢 […]
-
十全大补丸
【药名】十全大补丸 Shiquan Dabu Wan 【处方】党参80克、白术(炒)80克、茯苓80克、炙甘草40克、当归120克、川芎40克、白芍(酒炒)80克、熟地黄120克、炙黄芪80克、肉桂20克。 【组方分析】方中党参、黄芪、熟地相配,益气养血,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协党参、黄芪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补益阴血,共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使之补而不滞;肉桂补阳以助益气,共 […]
-
黄柏胶囊
【药名】黄柏胶囊 【药方组成】黄柏。 【药理作用与现代研究】主要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降压等作用。 【功效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3~4粒,每日3~4次。 【剂型与规格】胶囊,每粒0.4g。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
外用溃疡散
【药名】外用溃疡散 【药方组成】寒水石(凉制)、冰片、麝香、石决明(煅)、雄黄、朱砂、银朱、石决明(煅)、冰片、麝香。 【性状】本品为粉红色极细粉末;气香,味苦。 【功效与主治】生肌,收敛,消炎。用于富颈糜烂,外伤感染、口舌生疮、溃疡,咽喉红肿、皮肤溃烂,各种溃疡、炎症。 【用法与用量】外用,涂患处。口腔用细管吹八,每次少量,每日数次;妇科用专用器具放人,每次0.5g,每日1次,临睡前使用。经净3 […]
-
蟾酥注射液
【药名】蟾酥注射液 【药方组成】蟾酥。 【药理作用与现代研究】 1、抗菌作用:体外抗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和消化链球菌(厌氧)有抗菌作用,尤其对绿脓杆菌、产气杆菌和消化链球菌作用较强;体内抗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感染小鼠有一定保护作用,明显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 2、抗炎作用:本品能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抑制棉球肉芽肿的增生。 3、 […]
-
穿龙骨刺片
【药名】穿龙骨刺片 【药方组成】穿山龙、淫羊藿、狗脊、川牛膝、熟地黄、枸杞子。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片;味微苦。 【功效与主治】补肾,健骨,活血,止痛。用于骨质增生、骨刺疼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6~8片,每日3次。 【剂型与规格】片,每片0.5g。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