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松止痒洗液
【药名】金松止痒洗液
【药方组成】千里光、白藓皮、大叶桉叶、金银讫、黄芩、土茯苓、蛇床子、松叶、甘草。
【性状】本品为棕色至深棕色液体;气香。
【功效与主治】清热祛湿,杀虫止痒。用于成年女性外阴炎,湿热带下,外阴及皮肤瘙痒。
【用法与用量】外用,取本品稀释5倍后,外阴或阴道抹洗或冲洗,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可用2个疗程。皮肤病患者可直接用原液涂抹患处,每日3~5次。
【剂型与规格】外用洗剂,每瓶125ml。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热门推荐
-
洁阴灵洗剂
【药名】洁阴灵洗剂 【药方组成】黄柏、苦参、蛇床子、土茯苓、天然冰片、花椒、聚山梨酯、苯甲酸钠。 【性状】本品为浅棕色至棕色的液体;气香。 【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用于妇女湿热下注引起的阴痒,以及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见以上症状者。 【剂型与规格】取本品30~50ml,加6~8倍温开水稀释,坐浴或冲洗;也可用涂有本品的药棉直接塞于患处,一般应保持药液在5分钟以上;每日1~2次,7天为1个疗 […]
-
人参糖肽注射液
【药名】人参糖肽注射液 【药方组成】人参糖肽。 【性状】本品为浅棕黄色澄清液体。 【功效与主治】补气,生津,止渴。用于消渴病、气阴两虚型,症见气短懒言、倦怠乏为、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五心烦热。 【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每次2ml,每日2次。 【剂型与规格】注射液,每支2ml。 【注意事项】注意定期复查血糖。阴虚阳亢证和实证热盛者禁用。部分病人可出现注射部位疼痛。
-
血脂宁丸
【药名】血脂宁丸 【药方组成】山楂、荷叶、决明子、制何首乌。 【功效与主治】化浊降脂,润肠通便。用于痰浊阻滞型高脂血症,症见头昏胸闷、大便于燥。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2丸,每日2~3次。 【剂型与规格】丸,每丸9g。 【注意事项】 1、消化性溃疡、胃酸分泌过多者慎用。 2、饮食宜清淡、低糖、低盐、低脂。食勿过饱。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
地榆升白片
【药名】地榆升白片 【药方组成】地榆。 【药理作用与现代研究】具有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作用。 【性状】本品除去糖衣或薄膜衣,片芯为浅褐色或浅棕色。 【功效与主治】益气养血,补肾化瘀。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也可用于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 【剂型与规格】片,每片(底片)100mg(相当于原生药5mg)。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
金鸡化瘀颗粒
【药名】金鸡化瘀颗粒 【药方组成】金银花、黄芩、蒲公英、紫花地丁、皂角刺、赤芍、鸡血藤、三棱、川芎、香附(醋制)、延胡索(醋制)、王不留行。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妇女慢性盆腔炎证属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型者的辅助治疗。 【用法与用量】温开水冲服,每次10~20g,每日3次,或遵医嘱。 【剂型与规格】颗粒,每袋10g。 【注 […]
-
皮肤康洗液
【药名】皮肤康洗液 【药方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土茯苓、大黄、赤芍、蛇床子等。 【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除湿,杀虫止痒。主治湿热阻于皮肤所致湿疮,见有瘙痒、红斑、丘疹泳泡、渗出、糜烂等或湿热下注所致阴痒、白带量多等症。急性湿疹或阴道炎见卜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皮肤湿疹:每次适量,外搽皮损处,有糜烂面者可稀释5倍后湿敷,每日2次;妇科病:用药前,先用清水洗净局部后,用蒸馏水将10ml […]
-
桂枝茯苓胶囊
【药名】桂枝茯苓胶囊 【药方组成】桂枝、茯苓、桃仁、白芍、牡丹皮。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黄色细颗粒;气微香,味微苦。 【药理作用与现代研究】 1、调节血流变,改善血液的“黏、浓、凝、聚”。 2、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姐栓形成,对实验性DIC有预防作用。 3、镇痛作用:对外周性及中枢性疼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4、抗炎作用:对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
-
滑膜炎颗粒
【药名】滑膜炎颗粒 【药方组成】川牛膝、丹参、当归、防己、功劳叶、黄芪、女贞子、丝瓜络、土茯苓、稀莶草、夏枯草、薏苡仁、泽兰。 【药理作用与现代研究】 1、对滑膜细胞抗炎:本品显著降低滑液中的细胞计数。 2、降低滑膜液黏蛋白含量:对实验性造型的滑膜炎症的家兔,本品剂降低滑膜液黏蛋白量。 【功效与主治】清热除湿,活血通络。用于急、慢性滑膜炎及膝关节术后。 【用法与用量】温开水冲服,成人每次1袋,小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