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丹
【药名】摩罗丹
【药方组成】百合、麦冬、石斛、茯苓、白术(麸炒)、乌药、白芍、三七、延胡索(醋炙)、鸡内金(炒香)、玄参、当归等18味。
【药理作用与现代研究】主要有增加胃分泌功能,抗胃溃疡作用。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小蜜丸;味甜、微苦。
【功效与主治】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痛、胀满痞闷、纳呆、暖气、烧心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1~2丸,每日3次,饭前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
【剂型与规格】蜜丸,每丸9g。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热门推荐
-
调经祛斑胶囊
【药名】调经祛斑胶囊 【药方组成】黄芪、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枸杞子、当归、白芍、何首乌、地黄、熟地黄、桃仁、柴胡、阿胶、手参、红花。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棕色至棕褐色的粉末;气微,味微甘、苦。 【功效与主治】养血调经,祛瘀消斑。用于营血不足、气滞血瘀之月经过多、黄褐斑。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4粒。 【剂型与规格】胶囊,每粒0.3g。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
甘露解热口服液
【药名】甘露解热口服液 【药方组成】金银花、板蓝根、蝉蜕、赤芍、广藿香、滑石、大黄、羚羊角片、石膏、黄芩。 【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解肌退热。用于内蕴伏热、外感时邪引起的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1~3岁每次10ml,4~6岁每次20ml,1周岁以下酌减.4小时1次,热退停服。 【剂型与规格】口服液,每支10ml。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
儿童清肺口服液
【药名】儿童清肺口服液 【药方组成】麻黄、苦杏仁(去皮炒)、石膏、甘草、桑白皮(蜜炙)、瓜蒌皮、黄芩、板蓝根、法半夏、浙贝母、橘红、紫苏子(炒)、葶苈子、紫苏叶、细辛、薄荷、枇杷叶(蜜炙)、白前、前胡、石菖蒲、天花粉、青礞石(煅)。 【性状】口服液为棕红色液体;气凉香,味甜、微苦。丸剂为黑色的蜜丸;味苦、辛辣。 【功效与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面赤身热、咳嗽痰多、咽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液, […]
-
咳喘舒片
【药名】咳喘舒片 【药方组成】麻黄、蒲公英、紫苏子(去油)、浮海石、白前、麦冬、紫菀、百合、甘草、白果等。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气微,味苦、微甜。 【功效与主治】宣肺平喘,化痰止咳,养阴敛肺。用于咳嗽气喘、阴虚痰阻证,表现为久病咳喘,干咳痰少。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见以上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3~4片,每口2~3次,小儿酌减。 【剂型与规格】片剂,每片0.25g(相当 […]
-
防参止痒颗粒
【药名】防参止痒颗粒 【药方组成】荆芥、防风、苦参、苍术、蝉蜕、牛蒡子、木通、当归、知母、生地黄、甘草等。 【性状】本品为淡棕色块状颗粒;味甜,微苦。 【功效与主治】消风止痒,润燥生津。用于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瘙痒症(血虚风燥型痒风)。 【用法与用量】温开水冲服,每次10g,每日3次。 【剂型与规格】颗粒,每袋10g。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
麝香壮骨膏
【药名】麝香壮骨膏 【药方组成】八角茴香、山柰、生川乌、生草乌、麻黄、白芷、苍术、当归、干姜、麝香、薄荷脑、樟脑、冰片、豹骨、水杨酸甲酯、盐酸苯海拉明、硫酸软骨素。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至淡棕色的片状橡胶膏;气香。 【功效与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阻络、外伤瘀血所致风湿痛、关节痛、腰痛、神经痛、肌肉酸痛及扭挫伤。 【用法与用量】外用,贴于患处。 【剂型与规格】橡胶膏。 【注意事项】 1、 […]
-
参芪五味子片
【药名】参芪五味子片 Shenqi Wuweizi Pian 【处方】南五味子180克、党参60克、黄芪120克、酸枣仁(炒)30克。 【组方分析】方中南五味子味甘性补,养心安神,味酸收敛,且酸甘相合化阴生津,以补气血之虚,为君药。党参、黄芪甘温补气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为臣药。佐以酸枣仁甘酸养血安神,且引诸药直达病所,以助药力。诸药相合,共奏健脾益气,宁心安神之功。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宁心 […]
-
羌月乳膏
【药名】羌月乳膏 【药方组成】月见草油、羌活、维生素E、硬脂酸、凡士林、羊毛脂、甘油、三乙醇胺。 【药理作用与现代研究】本品对小鼠二甲苯耳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角叉菜胶性、左旋糖酐性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显著地抑制过敏性介质组织胺所致的大鼠毛细管通透性增高,对小鼠迟发型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对白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示出明显的抗炎、抗过敏和抑菌作用。 【功效与主治】祛 […]